“公證調解,為民解憂?!?月6日,迎澤區(qū)聯(lián)合人民調解委員會收到一面快遞來的錦旗,遠在內蒙古的當事人用以感謝公證人員高效的服務。
當事人孫女士是內蒙古自治區(qū)人,2018年,她在我省呂梁地區(qū)承包了一項勞務工程,工程負責方是我市市民老張。幾個月后,工程完工,但尚有一萬余元工程款未付。幾年來,孫女士不斷找老張要錢,未果。
今年3月中旬,孫女士干脆來到我市,向迎澤區(qū)人民法院起訴討說法。為減輕當事人訟累,迎澤區(qū)聯(lián)合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公證員介入調解。公證員了解到,這起案件其實并不復雜,難點就在于老張說已經(jīng)支付了1.5萬元余款,但孫女士表示根本不知情。原來,當時跟隨孫女士干活的一名農民工無意間看到欠條,便用手機拍下,隨后向老張討要了欠款。
公證員告訴老張,債務糾紛是老張和孫女士之間的,那個農民工并未獲得孫女士授權,更沒有欠條原件,老張支付1.5萬元余款與孫女士沒有任何關系。如果那名農民工索要余款行為涉嫌詐騙,老張可以報警,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老張一聽急了,趕緊向公證員咨詢。當他了解到,如果與孫女士的欠款糾紛堅持走訴訟,自己很可能敗訴,除了要支付欠款,還需要承擔對方留并期間的食宿費用。
經(jīng)過公證員的調解,老張最終答應,將欠款及孫女士這段時間赴并的食宿等費用一并付清。3月31日,老張支付給孫女士1.83萬元。拖了多年的欠款糾紛3天就解決了,孫女士對公證員高效的服務非常感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