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咸陽市公證處辦證大廳,有一位愛笑的姑娘,被群眾親切的稱為"暖心公證人",她接待當事人總是面帶微笑耐心細致,不厭其煩的為焦急辦理公證的群眾解答各類法律問題,有時人太多,嘈雜的問詢聲經(jīng)常打斷她耐心的解答。她總是用一杯熱茶、靜心傾聽、安慰群眾別著急,主動提供自己的聯(lián)系方式,迅速化解群眾的焦慮和企盼。
她就是在咸陽市公證處一線窗口工作了16年的司法干警何雯。
笑容溫暖公證路
咸陽市公證處接待大廳平均一天要接待五六十名當事人。每受理一個證,她都需要反復給群眾作普法宣傳、解釋辦理公證的法律意義和法律后果,有些當事人脾氣急躁,不愿按照程序辦理,將公證理解為簡單的開證明,何雯就等當事人情緒平復了再耐心解釋公證的流程。還有一些來辦理公證的老年人,腿腳不好,不方便上樓,何雯就趴在院子的花壇邊為他們辦理公證,一遍遍貼心的為老人講解相關(guān)法律知識。正是這顆設身處地為當事人著想的心,讓這位愛笑的姑娘贏得了群眾的交口稱贊。小區(qū)的大爺、大娘們,總是熱心的把何雯的電話號碼推薦給身邊有著相同困擾的老伙伴們,在工作之余何雯也成為很多小區(qū)義務普法宣傳員。用她自己的話說:"我多和他們解釋幾句,把生澀難懂的法律知識,用樸實的語言、生動的事例講給他們聽,他們的煩心事就少一點,晚上就能睡個好覺。"
記得有一次,快下班時,一位大娘急匆匆來辦理丈夫的遺產(chǎn)繼承公證,何雯審核了資料,卻發(fā)現(xiàn)大娘的獨生子因為打架傷人被判入獄,繼承需要他的兒子簽字,大娘流著淚說,她身患重病,需要辦理繼承公證取出遺產(chǎn)看病,可能等不到兒子出獄來簽字了。因為路遠家境困難,大娘甚至都沒有舍得去監(jiān)獄看過兒子。為了辦好這個公證,下班后,何雯開車陪同大娘到監(jiān)獄,開證明,約見會面時間,聯(lián)系監(jiān)獄會見。帶著材料前往監(jiān)獄簽字,幾經(jīng)周折終于見到了當事人,當他得知父親去世,母親身患重病時,不由得跪地失聲痛哭。囑咐何雯帶話給他母親,說他會好好改造,爭取減刑,讓母親安心養(yǎng)病,一定等他回家!回想起這次公證,這位愛笑的姑娘也紅了眼眶,她說:"申辦繼承類公證的當事人,正是因為有親人去世,有遺產(chǎn)需要繼承,才走進了公證處,當事人在談及自己的家事時,一遍遍重復他家里的人情冷暖,很多時候只是希望你能感同身受;更有些年邁的父母來辦理子女遺產(chǎn)繼承,手捧孩子的死亡證明,還沒開口就淚流滿面,他們不僅來辦理公證,更尋求一份心靈的慰藉。"何雯在工作中把溫暖和笑容帶給了每一位當事人,用暖心的問候,耐心的傾聽,溫暖了群眾的公證路,讓手里的公證書更有溫情。
鐵肩擔起扶貧路
盛夏的一天,接待大廳接到一通來自乾縣薛錄鎮(zhèn)馬蘭寨村一位農(nóng)婦的求助電話,農(nóng)婦的兒子在咸陽市購買了一套商品房準備結(jié)婚,卻在繳納購房首付款不久后,遇車禍身亡。農(nóng)婦的丈夫常年癱瘓,如今又痛失愛子,一夜白頭,老兩口根本無力償還每月的銀行按揭貸款,月月面對銀行的催繳單,整日以淚洗面。
了解到當事人身患重疾、行動不便,何雯立即將具體情況上報領(lǐng)導,市公證處決定啟動"綠色通道"上門為群眾盡快辦理繼承公證。何雯主動請纓,連日陰雨,村道泥濘不堪,曲折難行,駕車數(shù)小時后,才趕赴當事人家中。走進這座殘破的院落,斑駁的墻壁、破舊的家具,仿佛都在無聲的訴說著這個家庭遭受的巨大不幸。農(nóng)婦抹著眼淚,拉著何雯的手,感激的說:"這么遠的路,沒想到你們會來,我一個婦道人家,最遠只去過縣城,聽說我兒子的繼承公證要到咸陽市公證處辦理,我只敢先打電話問問情況。"農(nóng)婦的老伴含著眼淚癱坐在輪椅上,作為家中的頂梁柱,早年為給家中蓋房,卻不慎從樓上摔下,造成了高位截癱,如今愛子的離世,更是讓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雪上加霜。
坐在小院的板凳上,何雯開始了忙碌的現(xiàn)場辦公,詳細的審核資料,細心的為當事人講解辦理繼承公證的流程、告知其法律意義和后果,指導當事人簽字。隨后,何雯又冒雨走訪了村委會、附近村民,確定了繼承人范圍。臨走時,看到當事人家中墻上掛著"精準扶貧幫扶袋"。何雯貼心的主動詢問,家中是否是"精準扶貧戶",農(nóng)婦抹著眼淚說:"是啊,國家政策好,我老伴癱瘓后,我家就納入貧困戶了,加入了農(nóng)合醫(yī)保,還給安排了專門的家庭醫(yī)生。"何雯貼心安慰道:"大娘,您家的情況符合我們公證費的減免政策,別擔心,我們一定為您辦好這個公證。"
為盡快解決當事人償還貸款的危機,何雯加班加點將15個工作日縮短為僅僅3日。3日后,又驅(qū)車百里,將公證書送達到當事人手中,并為其減免了公證費用。兩位老人手握公證書,連聲道謝,一旁的包扶干部也由衷的稱贊道:扶貧濟困道路上,巾幗不讓須眉!
這位看似柔弱的姑娘,真正做到了心系群眾,為人民排憂解難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扶貧濟困道路上公證人的初心與使命,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法治的公平與溫暖。
前行不忘學習路
"治心養(yǎng)性,一個直接、有效的方法就是讀書"-----[習語],工作十余載,將青春奉獻給心愛的事業(yè),離開書聲朗朗的校園已經(jīng)很多年了,這位愛笑的姑娘,卻一直謹記習總書記的教誨,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(yǎng),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,在學思悟踐中牢記初心使命,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。書自芳華氣自來,多年來,何雯在工作之余不忘堅持學習,其撰寫的《"學習強國"我的良師益友》榮獲咸陽市委宣傳部開展的征文競賽二等獎,多篇稿件被咸陽市司法局官網(wǎng)、陜西新聞、今日頭條等多家新聞媒體采用。
這位綻放在司法一線的鏗鏘玫瑰,用微笑在百姓和法治之間架起了暖心的橋梁,巾幗不讓須眉,勇挑時代重擔,她用無悔和奮進譜寫時代青春的篇章,把愛黨敬業(yè)化作了不斷前行的動力,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入黨時的錚錚誓言。